《中国教育报》头版报道!华南理工让就业服务更优质更暖心

就业是中国高校最大的民生
就业育人是高校立德树人最后的“一公里”
一直以来
华南理工大学把就业工作
融入学校内涵式发展
融入学生高质量成才
打造了华南理工大学
高毕业去向落实率、高就业质量、教育
高就业满意度的报头版报邢台市某某生态科技业务部“金字招牌”
多维度发力做实做细助就业工作
让就业服务更优质更暖心
今天
《中国教育报》在头版重要位置
对华南理工大学就业工作进行报道
![]()
《中国教育报》头版报道
华南理工大学多维度发力做实做细助就业工作
让就业服务更优质更暖心
中国教育报7月28日讯(通讯员 黎鉴远 记者 刘盾)“最近,学校安装了AI面试亭,道华我们正在动员更多同学使用。南理”近日,工让更暖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业服优质“职业发展委员”李欣泽说。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中国为实现就业信息和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地触达“最后一公里”,教育延伸到每个学子身边,报头版报华南理工大学在796个班级,道华选配了“职业发展委员”。南理作为华南理工大学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工让更暖“小助手”,“职业发展委员”在政策宣传、业服优质邢台市某某生态科技业务部活动组织、中国课程协助、服务推广、需求调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![]()
华南理工大学还引入企业资源,建立“美的工作室”等平台。很多知名企业成为学校高质量就业的“强外援”。同时,学校坚持以赛促练,提升学生职业能力。近年来,华南理工大学校院两级年均举办“职业启航月”“青春逐梦职场月”等近200场品牌活动,推出求职、升学等四大专项训练营,覆盖6万人次,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斩获1金3银2铜。
“我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‘一号民生工程’‘一把手工程’,通过强保障、赋能力、拓岗位的系列举措,把增量政策举措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。”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表示,如今学校毕业生就业继续呈现落实率高、就业质量高、满意度高的“三高”态势,就业服务工作质量更高、温度更暖、成色更足。
![]()
为努力打造一支懂行、专业的师资队伍,助力学生点亮职业发展前路,华南理工大学打出一套“组合拳”:“就业指导研习营”邀请资深专家传经送宝;“辅导员暑期赴企业挂职锻炼”则将教师推向一线,感知就业市场的脉搏。
为帮助更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“炼铁成钢”,华南理工大学大力推动“笃行计划”等社会实践活动。学校建筑学院学生石璨就是受益者之一,她此刻正在江苏常州市金坛区文旅局实习,参与文物保护相关工作。
“这是我第二年参加‘笃行计划’了。”参加“笃行计划”让石璨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,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特长,锻炼沟通协调等能力。
![]()
如何在就业工作中更好体现服务强国建设的鲜明导向?“我校通过配套设立‘笃行奖’,成立基层工作服务协会等一系列举措,畅通学生‘选拔—培养—输送—成长’的良性循环。”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唐洪武介绍,学校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,创新构建多维度培养体系。学校通过“价值引领—能力锻造—实践养成—跟踪培育”的全链条支撑,教育和引导学生“饮华工一滴水,献祖国一生情”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。
新闻延伸
强保障 赋能力 拓岗位
华南理工大学三项举措促就业
01
强保障:筑牢就业支撑体系
![]()
压实责任机制。将就业工作纳入党委常委会重点议题,发布就业创业22条措施,构建校院两级就业领导小组体系,实施院长书记“分片包干”帮扶制,在796个班级设立“职业发展委员”,打通就业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强化专业联动。开设“人工智能”等跨学科课程,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;建立就业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,以市场需求反馈学科建设,提升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匹配度。
夯实条件保障。设立70万元“就业育人基金”,建成“匠心・职业探索馆”,打造企业工作室等6大就业空间,布设AI面试亭,以数智化手段升级就业服务场景。
02
赋能力:构建多维培养体系
![]()
分类精准培育。开展“升学/留学/公考”专项训练营,启动“国际视野提升计划”小语种培训,推进“笃行计划”基层实践项目,2025年组织514名学生赴9省14地市党政机关锻炼。
全面活动覆盖。年均举办“职业启航月”等品牌活动近200场,覆盖6万人次;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斩获1金3银2铜,以赛事驱动学生职业能力提升。
强化师资建设。开展“就业指导研习营”,68名教师完成专业化培训;实施辅导员企业挂职计划,设立“美的工作室”等校企协同团队,邀请企业HR驻校开展“就业门诊”。
03
拓岗位:拓宽就业发展空间
![]()
深挖市场岗位。推进“百城千园访企拓岗”行动,举办跨区域招聘会47场、校园宣讲会1019场,线上招聘企业7120家,发布岗位信息6231条,提供就业岗位51.8万个。
深耕基层就业。设立“笃行奖”激励政策,成立基层工作服务协会,构建“理论+面试+挂职”训练体系,形成“价值引领-能力锻造-实践养成-跟踪培育”全链条支撑,党政岗位就业占比连续三年超10%。
开发自有岗位。面向应届毕业生首批招募160名科研助理,从事科研、实验技术及管理工作,为学生提供校内过渡、科研蓄力、职业进阶的发展通道。
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
信息来源:中国教育报、学生工作部(处)
微信编辑:杨晓霓
初审:冀早早
二审:卢庆雷
终审:邹浩
华工原创,版权所有
若需转载,敬请联络
邮箱:hgxcb@scut.edu.cn
![]()
“分享”“点赞”“在看”,记得一键三连哦
(责任编辑:热点)
-
来源:滚动播报来源:千龙网)据“北京发布”微信公众号消息,为了让秋日的专属烂漫多延续几天,北京多家公园实施“落叶缓扫”措施,为游客最大限度保留最美秋色。在圆明园,三园交界至西洋楼遗址西口的近千米银杏大
...[详细]
-
在高等教育进入提质增效期的当下,就业服务已经成为了影响各大高校办学质量的一大重要因素。这一因素背后也有着学生对于“上大学得到更好发展前途”的期许,也是高校面对就业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。多数高校会通过常规
...[详细]
-
美俄战略博弈越演愈烈,继俄方公布“海燕”核动力巡航导弹、“波塞冬”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测试情况之后,美方试射了一枚洲际弹道导弹。 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11月5日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试射
...[详细]
-
【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白元 环球时报记者 李迅典】据《印度时报》11月6日报道,出于安全考虑,印度开始禁止国内广播公司使用中国卫星服务。报道提到,印度国家太空促进和授权中心已拒绝多家中国或与中国有关
...[详细]
-
综合报道,中国文化和旅游部11月16日发布赴日旅游提示,建议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。日本学者表示,若中国游客减少,将影响日本经济。资料图:日本民众穿过涩谷车站前的交叉路口。 中新社记者 吕少
...[详细]
-
当地时间11月6日,韩国蔚山一处大型建筑物倒塌,或致6人被埋。
...[详细]
-
11月5日,福建舰入列! 福建舰是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,也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,舷号为“18”。 现场还有哪些细节?一组动图带你看。 福建舰踏海而立、满旗高悬 清晰看到福建舰上的舷
...[详细]
-
来源:参考消息 据《印度斯坦时报》网站11月5日报道,在德里持续应对“糟糕”空气质量指数困扰之际,中国提出可帮助印度应对严重的空气污染危机。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发言人4日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,中
...[详细]
-
来源:滚动播报来源:千龙网)从冬奥场馆打造赛后优质遗产,到冰雪赛事蓬勃发展,从传承发展冰雪文化,到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快速发展……日前,“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主题展览在国家游泳中心冰上运动
...[详细]
-
沪指重回4000点上方,日内涨0.78%,创业板指、深成指双双涨超1%。磷化工、保险、存储芯片板块涨幅居前。
...[详细]

落马厅官出狱当天,又被逮捕
朝鲜疑似发射弹道导弹 日韩通报相关动向
好消息!北京地铁17座车站,要加装电梯了